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石油、天然氣管道系統的治安風險等級、安全防范等級、安全防范要求及保障措施。
本標準適用于陸上石油、天然氣管道系統的安全防范系統建設與管理。城鎮燃氣管道系統、油氣田集輸管道系統、化工等企業廠區內油氣管道系統的安全防范系統建設與管理參照執行。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15408 安全防范系統供電技術要求
GB/T 28181 安全防范視頻監控聯網系統信息傳輸、交換、控制技術要求
GB 50016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
GB 50058 爆炸和火災危險電力裝置設計規范
GB 50183 石油天然氣工程設計防火規范
GB 50198-2011 民用閉路監視電視系統工程技術規范
GB 50251 輸氣管道工程設計規范
GB 50253 輸油管道工程設計規范
GB 50343 建筑物電子信息系統防雷技術規范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
GB 50394 入侵報警系統工程設計設計規范
GB 50395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 50396 出入口控制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與要求
GA/T 644 電子巡查系統技術要求
GA/T 670 安全防范系統雷電浪涌防范技術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號)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
3 術語和定義
GB 50348-2004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石油天然氣 oil &gas
原油、成品油、天然氣、煤層氣、煤制氣、頁巖氣等的統稱。
3.2 管道系統 pipeline system
輸送石油、天然氣的管道及其附屬設施和油漆調控中心的統稱。
注:管道附屬設施包括:
——管道的加壓站、加熱站、計量站、集油站、集氣站、輸油站、輸氣站、配氣站、處理場、清管站、閥室、閥井、放空設施、油庫、儲氣庫、裝卸棧橋、裝卸場;
——管道的水工防護設施、防風設施、防雷設施、抗震設施、通信設施、安全監控設施、電力設施、管提、官橋以及管道專用涵洞、隧道等穿跨越設施;
——管道的陰極保護站、陰極保護測試樁、樣機地床、雜散電流排流站等防腐設施;
——管道穿越鐵路、公路的檢測裝置;
——管道里程樁、標志樁、測試樁等;
——管道的其他附屬設施。
3.3 油氣調控中心
集油氣管道的操作運行、調度管理、遠程監控和數據采集等多種功能為一體,通過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專業軟件等,按照油氣管道輸送計劃進行遠程調控等操作的調度控制中心。
3.4 國家骨干管道
承擔石油、天然氣輸送,對國家經濟社會影響重大,天然氣年設計輸氣量大于等于100×103m3、原油設計量大于等于500×104 t、成品油年設計量大于等于500×104 t的長距離管道及跨國管段。
3.5 首站
輸送石油、天然氣的起始站。
3.6 末站
輸送石油、天然氣的終點站
3.7 樞紐站
多天國家骨干管道匯集處置的站。
3.8 閥室
為輸送石油、天然氣管道截斷閥門專設的建筑物貨構筑物。
3.9 治安風險等級
管道系統可能遭受盜竊、搶劫、人為破壞等安全威脅以及遭受侵害后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產生社會影響的程度。
3.10 安全防范等級
根據管道系統治安風險等級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水平。
3.11 特殊時期
國家重大活動期間、重要節假日、嚴重自然災害期、發生恐怖破壞事件可能性較大的時間段等時期。
4 治安風險等級
4.1 部位治安風險等級的確定
企業應很據本標準確定的所屬管道系統部位的治安風險等級,治安風險等級有高到底劃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
4.2 風險部位
4.2.1 一級風險部位
一旦遭受侵害,將造成管道系統大范圍停產、停供、切易發生閃燃、閃爆、嚴重污染環境等次生災害,導致特大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并引起公眾恐慌的部位。一級風險部位主要包括:
a) 國家級油氣調控中心(含備用調控);
b) 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庫、大型商業油氣儲備庫;
c) 國家骨干管道系統首(末)站、樞紐站;
d) 國家骨干管道系統跨越或隧道穿越長江、黃河的管段;
e) 國家骨干管道系統地處治安復雜和人口密集地區的部位;
f) 輸油管道系統地處疏遠地區部位;
g)其他可列為一級風險的部位。
4.2.2 二級風險部位
一旦遭受侵害,將造成管道較大范圍停產、停供、可能引發閃燃、閃爆、嚴重污染環境等次生災害,導致重大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部位。二級風險部位主要包括:
a) 除4.2.1 a )以外的油氣調控中心;
b) 除4.2.1 b )以外的儲油庫、儲氣庫;
c) 國家骨干管道系統的加壓站、輸油站、輸氣站及其他管道系統的首(末)站;
d) 國家骨干管道系統跨越或隧道穿越除長江、黃河以外的大型河流的管段;
e) 除國家骨干管道系統以外的地處治安復雜和人口密集地區的部位;
f) 其他可列為二級風險的部位。
4.2.3 三級風險等級部位
除一、二級風險部位以外的管道系統,包括一般場站、閥室和管道等。
5 安全防范級別
安全防范級別由高到低劃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管道系統部位的安全防范級別應與該部位治安風險等級相適應,即一級風險部位應滿足一級安全防范要求,二級風險部位應不低于二級安全防范要求,三級風險部位應不低于三級安全防范要求。
6 安全防范基本要求
6.1 人力防范
6.1.1 企業應配備專、兼職治安保衛人員,并為其配備必要的防護器具、交通工具、通訊器材等裝備。
6.1.2 企業應制定值班、監控和巡查、巡護等安全防范工作制度.在崗值班、值機、巡查、巡護人員應詳細記錄有關情況,及時處理發現的隨患和問西。
6.1.3 企業應在公安機關指導下制定完善治安突發事件處置預案,并組織開展培訓和定期演練。
6.1.4 企業應積極宣傳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與保護知識。
6.1.5 有關部門應依法加強對企業治安保衛工作的指導、監督、檢查,督促促落實治安保衛措施。
6.2 實體防范
6.2.1 應在油氣調控中心、各類儲油(氣)庫及管道站場、閥室等的周界建立實體防范設施(金屬柵欄或磚、石、混凝土圍墻等),并在其上方設登防攀爬、防翻越障礙物。
6.2.2 應根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 和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在管道沿線設置里程樁、標志樁、帶示牌。
6.3 技術防范
6.3.1 新建、改建、擴建的石油、天然氣管道系統的安全防范工程程序應符合GA/T 75的規定。
6.3.2 視頻監控系統設計應符合GB 50395的規定。視頻監控系統應能有效地采集、顯示、記錄與回放現場圖像。圖像存儲時間大于等于30 天。
6.3.3 入侵報警系統設計應符合GB 50394的規定。入侵報警系統應能有效地探測各種入侵行為,報警響應時間小于等于2S。入侵報警系統應與視頻監控系統聯動,聯動時間小于等于4S,非法入侵時的聯動圖像應長期保存。
6.3.4 出入口控制系統的設計應符合GB 50396的規定。出人口控制系統、操作事件、報警事件等記錄于存儲系統的相關載體,存儲時間大于等于180 天。
6.3.5 電子巡查系統設計應符GA/T 644的規定。電子巡查日志應完善,不可刪改,存儲時間應大于180天。
6.3.6 安全防范工程中使用的設備、設施應符合法律、法規、規章的耍求和現行標準的規定,并經檢臉或認證合格.
6.3.7 技術防范設備應安裝在易燃易、爆危險區以外,必須安裝在危險區內時,應選用與危險介質相適應的防爆產品.設計安裝除符臺6.3.2~6.3.5的規定外,還應符合GB 50016、GB 50058和GB 50183的規定。
6.3.8 技術防范系統的安全性、電磁兼容性、可靠性、環境適應性應符GB50348-2004中3.5~3.8的規定。
6.3.9 技術防范系統的防雷應符合GB 50348-2004中3.9及GB 50343的規定.應根據環境、當地雷暴日數等因素,按GA/T 670的耍求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
6.3.10 技術防范系統的傳愉與布線應符合GB 50348-2004中3.11的規定。不適宜采用有線傳輸的區域和部位,可采用無錢傳翰方式,并應保證傳輸信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抗干擾性能。
6.3.11 技術防范系統的供電應符合GB/T 15408的規定.
6.3.12 技術防范系統需要聯網的,應對網絡結構、組網棋式等進行統籌規劃,并符合GB/T 28181的規定。
6.3.13 企業應建立安防監控中心,安防監控中心應符合GB 50348-2004中3.13的規定·。
6.3.14 企業安防監控中心應設置緊急報警裝置。
6.3.15 企業安防監控中心緊急報警裝置宜就近接入當地公安機關.
7 一級安全防苑
7 . 1 國家級油氣調控中心(含備用調控中心),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庫、大型商業油氣儲備庫,國家骨干管道系統首(末)站、樞紐站
7.1.1 人力防范除符合6 . 1 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規定:
a )在周界主出入口設置門衛值班室,并配備專職門衛值班人員24h 值守;
b )配備專職或兼職治安保衛人員,對油氣調控中心、庫(站)區及其周邊進行日常巡查、巡護,24h 內巡查、巡護不少于4 次;
c )安防監控中心配備24h 值機人員,值機人員應接受專門培訓;
d )特殊時期,增加巡查、巡護次數,增加巡查、巡護人員配備數量。
7.1.2 實體防范除符合6.2.1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規定:
a )庫(站)周界實體防范設施外側高度不低于2.5米,在其上方應加裝滾絲網或鐵絲網。周界實體防范設施采用金屬柵欄時,其材質、組件規格等滿足安全防范的要求,豎桿間距小于等于15mm,1m以下部分不應有橫撐;
b )門衛值班室位于周界外側(整體或部分)時,采取實體防范措施;
c )在周界主出入口外設緩沖區,緩沖區設置自動、半自動防沖撞裝里,也可采用其他實體阻擋設施。特殊時期,防沖撞裝置、實體阻擋設施均設置為限截狀態。
7.1.3 技術防范除符合6.3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規定:
a )安裝攝像機,對周界、周界出入口和所有部位實施24h 監控;
b )人員出入口的監視和回放圖像能夠清晰辨認人員的體貌特征;機動車輛出入口的監視和回放圈像能夠清晰辨別進出機動車的外觀和號牌;較大區域范圍的監視和回放圖像能夠辨別監控范圍內人員活動狀況;
c )視報監控系統顯示和回放圖像質量主觀評價項目符合GB 50198-2011中5.4.1-2的規定。評價結果不低于該條款表5.4.1-1規定的4分,圖像的水平清晰度不低于400TVL;
d )在周界、周界出入口及油氣調控中心、庫(站)內重要部位安裝入侵報警裝置;
e ) 在周界出入口安裝出入口控制設備,出入口控制系統與該區域的攝像機聯動;
f ) 設置覆蓋油氣調控中心、庫(站〕 所有區域的電子巡查系統;
8 二級安全防范
8.1 區域油氣調控中心,除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庫、大型商業油氣儲備庫以外的儲油庫、儲氣庫,國家骨干管道系統的加壓站、輸油站、輸氣站及其他管道系統的首(末)站
8.1.1 人力防范除符合6.1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規定:
a )在周界主出入口設置門衛班室;
b )配備專職或兼職治安保衛人員或巡查、巡護人員,對油氣調控中心、庫(站)區及其及其周邊進行日常巡查、巡護,24h 內巡查、巡護不少于3 次;
c )特殊時期,符合7.1.1 d )的規定;
d )安防監控中心接收一級風險部位技術防范系統信息的,符合7.1.1 c )的規定。
8.1.2 人力防范除符合8.1.1的規定外,宜符合以下規定:
a )周界主出入口宜配備專職或兼職治安保衛人員24h 值守;
b )安防監控中心不接收一級風險部位技術防范系統信息的,宜配備兼職治安保衛人員,確保24h 有人值機。
8.1.3 實體防范除符合6.2.1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規定:
a )庫(站)周界實體防范設施外側高度不低于2.5m,在其上方加裝鐵絲網.周界實體防范設施采用金屬柵欄時,其材質、組件規格等滿足安全防范的要求,豎桿間距小于等于150mm,1m以下部分不應有橫撐:
b )符合7.1.2 b )的規定;
c )在周界主出入口外設緩沖區,緩沖區內設置實體阻擋設施。特殊時期,實體阻擋設旅設置為阻截狀態。
8.1.4 技術防范應符合7.1.3 a )~f )的規定外,還應在油氣調控中心、庫(站)設置安防監控中心,安防監控中心設置緊急報警裝置。
8.1.5 技術防范除符合8.1.4的規定外,宜符合以下規定:
a )油氣調控中心、庫(站)安防監控中心設置的緊急報警裝置宜就近接入當地公安機關;
b )宜在周界主出入口設置出入口控制裝置,出入口控制系統與該區城的攝像機聯動。
8.2 國家骨干管道系統跨越或隧道穿越除長江、黃河以外的大型河流的管段
8.2.1 人力防范除符都6.1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規定:
a )跨越或隧道穿越管段末設置值班室的,至少配備2名兼職治安保衛人員或巡查,巡護人員進行日常巡查、巡護,24h內巡查、巡護不少于1次;
b )特殊時期,符合7.2.1 b)的規定。
8.2.2 人力防范除符合8.2.1的規定外,宜在跨越或隧道穿越管段設置值班室,配備兼職治安保衛人員或巡查、巡護人員24h值守。
8.2.3 實體防護除符合6.2的規定外,還應符合以下規定:
a )在跨越或隧道穿越管段兩端所建的任何建筑物或構筑物均應符合GB 50251、GB 50253的規定;
b )在隧道穿越管段兩端設置警示標志,并對隧道口兩端進行封堵,在管道易攀爬部位設置具有防攀爬功能的實體防范設施;
c )在跨越管段兩端建立周界實體防范設施,周界實體防范設施的外側高度不低于2.5m,在其上方家莊鐵絲網或其他防翻閱障礙物。
8.2.4 實體防范除符合8.2.3的規定外,宜在跨越或隧道穿越管段一段設值班室。值班室設在8.2.3 c)所述的周界實體防范設施內部區域,不適宜設在周界實體防范設施內部區域的,采取其他實體防范措施。
8.2.5 技術防范除符合6.3的規定外,還應設置衛星定位巡檢系統或電子巡查系統。
8.2.6 技術防范除符合8.2.5外,宜符合以下規定:
a ) 輸油管道宜安裝具備定位功能的泄漏檢測系統,隧道穿越的輸氣管道還宜家莊可燃氣體報警系統;
b )宜在括約或隧道穿越管段兩側安裝攝像機,實時24h監控。
8.3 除國家骨干普道系統以外的管道系統地處治安復雜和人口密集地區的部位
8.3.1 人力防范除符合6.1的規定外,還應配各巡查、巡護人員進行日常巡資、巡護,24h 內巡查、巡護不少于l 次。特殊時期,應符合7.3.1 b )的規定。
8.3.2 實體防范應符合6.2、7.3.2的規定。
8.3.3 技術防范除符合6.3、/72.3 a )的規定外,還應建立衛里定位巡查系統或電子巡查系統。
8.3.4 技術防范除符合8.3.3的規定外,宜渡河以下條件:
a )宜在閥室安裝入侵探側器或攝像機:
b )技術防范系統信息宜就近傳至管道校訊通所屬企業的安防監控中心。
8.3.5 地方結合當地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可在打孔盜油等案件多發管道沿線的主要路口安裝攝像機,對通過路口的人員和車輛實施24小時監控。
8.4 其他可列為二級風險的部位
除符合第6章的規定外,還應符合相應部位二級安全防范的規定。
9 三級安全防范
9.1 一般站場
相關資訊
-
關于防爆
2025-06-10 -
賦能LNG行業,筑牢安全生產防線
2024-09-05 -
揭秘| “冰”與“火”的交織者
2024-07-31 -
盲元及盲元的檢測與補償
2024-03-20 -
紅外原始圖像的低對比度特點
2024-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