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園區、煉油廠、油庫、石油天然氣管道、石油鉆井平臺、油田、加油加氣站等石化安全應急區域的勘探、制造、加工、輸送環節危化品繁多,揮發性氣體泄漏易造成安全事故,前期做好石化行業的氣體泄漏監測至關重要。
近年來石化檢測技術發展不斷迭代:第一階段采用吸附式傳感器探測;第二階段采用激光監測設備;第三階段采用紅外成像技術,其在氣體泄漏檢測方面的優勢顯著,在線化、可視化、泄漏點定位等技術特點是未來石化行業氣體泄漏監測的重點發展方向。
氣體泄漏后根據自身紅外吸收光譜特性,吸收環境背景中大氣窗口波段的紅外光,制冷型紅外成像技術基于氣體紅外吸收光譜,應用光子在半導體材料上產生的電效應進行成像,需配備斯特林制冷機提供低溫環境;但相比非制冷型紅外技術,其測溫精度高、響應速度快、探測器距離遠,并具有更高的信噪比和更低的NETD,是實現石化企業機、泵、爐、罐、管等氣體泄漏監測的重要手段。常需采用紅外設備氣體泄漏監測的部分重點區域包括:
1. 化工園區氣體傳輸管線、反應爐破裂、安全閥與凝氣閥、化工園區的法蘭等易發生氣體泄漏的區域;
2. 煉油廠反應堆尾氣設備和熔爐的氣體泄漏監測;
3. 石油井場的采油站點、傳輸管道、儲油庫的監測;
4. 天然氣處理廠的傳輸管線、儲罐、閥門、汽化器的監測;
5. 油氣站場壓縮機、泵機、變電柜等電氣設備監測;
6. 海上油氣開采平臺的鉆井平臺設備、傳輸管道等區域的監測。